如何走出交叉学科申请的迷茫?
对于申请出国留学,尤其是申请交叉学科的同学来说,需要做出的选择往往比他人要更复杂更困惑。如果你现在正处于迷茫纠结中,无需灰心丧气或责怪自己,因为很多人和你一样,都有类似的经历。我也是其中一员。把我的故事写下来,希望能够给处在迷茫中的你,一点信心和一份希望。
大学本科迷茫时,差点转专业
“你们现在还年轻,有能转专业的机会要抓紧时间。” 这是我在上大一时,学院学生会主席私下跟我们讲的。试想一名大一新生,听到一位本专业大哥级别的学长说出这句话,会是什么感觉?震惊?恐慌?
我只记得自己当时的想法是,我倒要看看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和大多数本科BME背景的学生一样,本科的前两三年,我对BME的认识一直在“以为自己懂了”和“发现自己其实没懂”之间来回摇摆。
“以为自己懂了”往往发生在刚开始上某门专业课的时候,发现原来这门课所讲述的课题也属于我们BME的研究范畴,有这么酷的领域可以让我们去挖掘,于是欣喜异常,仿佛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赶紧投身其中。
“发现自己其实没懂”往往发生在对这个领域稍微深入的进行探究之后,发现真正开拓这个领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好像更符合其他专业,且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都是由其他专业人才在领衔。
在这两三年的摇摆中,不少本专业同学都一一的转去了其他的学院。截止大二末,一个学院的官方统计显示,本来一百多人的专业,只剩下了八十几人。在与转专业同学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其中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是因为迷茫,因为搞不懂BME究竟是什么究竟能做什么而做出了决定。“莫非真的转专业才是出路?”我这么问自己。
在最为迷茫的时候,我也曾经走进了学校信电系的办公室,要来了一份申请转专业的表格…
北卡交换项目坚定了出国读BME的想法
填好转专业表格后,我给父母打电话商量转专业的事宜。父母了解了我的情况以后,对我说:“对于做事,中国人有一个词用的很好,叫“追根溯源”。既然你的问题是对BME了解不够深入,而BME又起源于国外,那么你就出国去看看吧!”
于是大三那年,在父母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北卡州立大学的科研交流项目,在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州立大学共建生物医学工程系交换了两个月,进行了对于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
抛除对于初到美利坚的欣喜好奇以及对于美国校园“高大上”硬件设施的赞叹不谈,这两个月让我对于BME本身,以及美国BME领域的发展有了全新和深刻的认识。
首先,这里的从业者对于定义BME所使用的第一个标签是“inter-discipline”, 也就是“交叉学科”。这就将BME研究者知识背景的广度放在了第一位,而把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术业有专攻”放在了较为次要的位置。或者换句话说,在“用什么”和“怎么用”这两个问题中,BME更看重高屋建瓴的前者,而把后者视为在既定范畴当中的细节。
其次,作为一个较为新兴的学科,BME的核心是基于现实问题的创新。这种创新显然要建立在对于工程、生物、生理、数学等一系列更为基础的研究领域的了解之上;美国BME本身独一无二的学科培养模式决定了它对于这些领域广泛的涵盖,保证了达到创新目的下层基础。
于是当我面前眼花缭乱的闪现过一台一台大型的先进设备,一项一项叹为观止的科研成果时,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出国,读BME。
靠套磁拿到多个项目Offer
GPA, GRE, 托福这三大出国留学的敲门砖自然不必赘述,在大学的前三年,尽自己的努力将指标达到最高自然是王道。 在大四申请选校的时候,我决定把自己的申请范畴定位在具有rotation的博士项目和约翰霍普金斯两年的硕士项目。
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一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BME硕士项目保证在学生联系教授找到RA的情况下,提供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在内的package;因此申请这个项目不仅能积累足够多的科研经历以便之后的PhD 申请,而且能够给家里减少很多负担。二来,一年到两年的缓冲时间可以让我对美国BME的现状得到更为透彻的认识,以便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BME研究方向。
对于我这次的申请经历,我认为比较值得总结的一点,就是套磁 。首先,为什么套磁很重要?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非常简单:在这次的申请经历中,所有我拿到offer的学校,都是我成功套到磁的学校;所有给我offer或者鼓励我去他们组里做rotation的教授,都是我在电话里聊过天的教授。想要一位教授接纳你,那么这位教授就必须先知道你,了解你,这与人和人之间最普通平常的交往大同小异。
我是如何套磁成功的?
前提是具有专业的竞争力
在套磁之前要有能力要做好准备,证明你自己能够对教授的研究产生正面的帮助。就我本人而言,在前往北卡进行科研交流之前,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组织工程、高分子材料以及干细胞方面的文章,并在本科以及交流期间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各种实验的操作和设备使用方法。因此在与教授的交流过程中,不管是对实验大方向的掌握还是对各种技术细节的问题,我都能够保证给出一个比较全面满意的答案。
六月份套磁比九月份好
每年的九月到十二月是申请的高峰期,因此大多数申请者都在这段时间里想方设法联系教授。可殊不知九月到十二月往往是教授需要教书和申请科研经费的时段,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教授对于了解一个学生的兴趣会大打折扣。我大约是在大四开始之前的六七月份,开始尝试与教授建立联系。
邮件石沉大海后需要一点坚持
经过六月份两三次的邮件石沉大海,在七月份的某一天我鼓足勇气拨打了教授办公室的电话。由于在打电话之前做好了无人接听的准备,当进入语音信箱之后,我努力克制住了自己的紧张情绪,慢慢的说明了我的名字,打电话的原因,以及我之前给教授邮件中的大体内容,希望教授能够有时间回复一下我的邮件。
结果十分钟之后,我就收到了教授的回复邮件。邮件所表达的内容很简单:我看到了你之前的邮件,你的各项指标和科研经历都还不错。我明年确实是有招生计划的,但是我不在招生的committee中。因此如果你想要来我的组,可能需要先通过committee各项的硬性指标筛选。筛选之后如果你还在,我们可以电话聊一下,我觉着如果不出意外我会很愿意为你支付学费和工资。
就是这么一封几十个单词,意思简明清晰的邮件,让当时的我无比狂喜。于是接下来的一切便顺理成章:我的申请在几个月后被招生committee通过,并提示我可以联系教授;按照约定,我与我的硕士导师通了电话,讲述了我本科期间的研究项目以及我的背景与教授实验室的契合之处;教授在一周之后给了系里confirmation表示愿意资助我两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将我收留在他的实验室工作。
每当我回忆起这段申请的经历,都深深地感觉,如果没有这个较为顺利的套磁过程,或者说没有较早的与教授建立起联系,我最终很可能会在其他某处;而正是因为比别人早走了这一步、多做了这一步,我才得以有机会在这个顶尖的组织工程实验室度过硕士的两年。
在美硕士申请博士有很大优势
硕士的第二年我进行了再一次的BME PhD申请。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申请也就较为轻车熟路,没有花费太大的精力。这次申请给我感觉较为深刻的是作为具有美国硕士学位申请者在申请过程中的优势。
首先,在硕士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和科研的积累能够作为分量更重的敲门砖,使申请的学校档次有更大的提高空间;同时,在这个学习阶段积攒的人脉和关系也能对申请的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我个人而言,由于身边实验室同事以及project collaborator 都有着不同学校的教育背景,与他们的交流使我对于各个学校BME的分支强弱情况有了更为清楚的了解。这些信息不仅更准确,而且很大程度上使我避免了浏览各个学校网站信息的麻烦,极大的加快了我的选校过程。(我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为大家详细解读不同学校BME项目的强弱情况和招生偏好。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棕榈大道公共主页,第一时间得到通知)
同时,在硕士两年中参加各种会议和学术讨论等机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与美国各学校师生交流的平台。在国内只能通过网络与教授联系的情况不复存在;对于感兴趣的本校教授,我便可以敲敲门自我介绍,然后询问教授是否愿意一起喝杯咖啡或者吃个午饭;对于感兴趣的不是本校的同领域教授,我往往也可以在会议上遇到,聊聊学术的同时打听一下教授明年是否有招生计划并顺便递一下CV。
硕士的经历使得我的这次申请无论是从过程还是心态上都轻松淡定了很多;因此对于想要读BME PhD的同学来说,先读一个master作为跳板,巩固一下自己的专业基础,建立一下自己在学科内必要的人脉, 是非常有帮助的。
最后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是遇到复杂和困惑的情况,不要轻易草率,而是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遇到的命题,去思考和分析,去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去寻找足够强壮的理由说服自己。开阔自己的视野,站在逻辑的制高点, 一步一步的进行选择,进行实践和落实。唯有如此,才能在广袤海洋中,不至迷失,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份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