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浏览,效果更佳
留学申请,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

试卷,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而我在形形色色的题型之中,最青睐的莫过于选择题。以至于在人生刷题的顶峰时期高考前夕,饶有兴致地总结出“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这样的“答题秘籍”,用来造福万世。而当我经历完高考的人生洗礼,踏入大学这片“乐土”并开始准备留学申请时,发现这样的“答题秘籍”越来越不管用了。不知曾几何时,我开始学着敬畏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

答题秘籍之“不会做选C”,带我走上了申请之路

“大学毕业后,你会……()

A.考研  B. 就业  C. 出国 D. 其它”

以上这道题,是不少同学要面对的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题之一。许多朋友纠结了四年却仍没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而我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在我的“答题宝典”中分明记着“不会做选C”这样的最终秘籍。

言归正传,其实在进入大学之初,我就萌发了想要出国留学的念头。虽然我不相信星座,但双子座的我一直乐于体验新奇、追求刺激,希望领略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结交个性迥异的同学朋友。

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也渐渐了解到材料领域实际包罗万象,覆盖面极广。不仅可以按照种类细分为金属,非金属,半导体,高分子等方向,更是涵盖材料的加工过程及模拟、分析方法等等。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对于这其中大多数的方向,国外具有更优秀的科研团队、顶尖的科研项目及良好的科研氛围,这也使得我对于出国留学更加跃跃欲试。

申请硕士还是博士?应该是单选而不是多选。

硕士?博士?对于很多同学而言,这并不是鱼和熊掌的问题,而是一道多选题,可以在申请的过程中同时尝试。但我相信从长远来说,这确实是人生方向的一道单选题。对自己的清晰了解和明确定位,能帮助自己少走许多弯路,避免时间和资源上无谓的浪费。和许多同学不同,我把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全部用在了硕士申请上,这样很好地避免了精力分散。

认清自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尝试,与其在申请过程中纠结、在选择后反悔,不如尽早对实验、科研作出尝试。我在大二、大三花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投入到一项储氢材料的计算和模拟的课题当中。这个项目旨在通过微观、原子尺度上对材料成分的设计和构建模拟材料的宏观特性。不难看出这个课题非常偏重于理论,要求深厚的基础知识及对于各个学科内容的综合整合能力,也让我格外敬畏“科学家”这个伟大的头衔。

一年半的科研经历对于我最大的收获,并不单纯是所学到的各种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也不仅仅是在简历上所填上的一笔笔经历和成绩,关键是让我清晰地了解到我对于实验、科研的兴趣所在。相比“纸上谈兵”般的材料模拟,我更乐于“真刀真枪”地“玩”材料、“造”材料,“用”材料。这即是我将大学最后一年时光献给电池电极材料分析制备的原因,也是我最终决定将学位申请目标定格于硕士学位的主要原因。

这里我也想对正在犹豫、徘徊的学弟学妹们说,与其将时间浪费在踌躇不绝中,不如勇敢做出尝试和选择,因为即便不成功,这也将成为你独一无二的经验与财富。

慎重做选校这道“选择题”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对于辛苦耕种整年的农民来说,秋天是收割的季节;对于辛勤奋斗好多年的留学申请者来说,春天才是他们收获的季节。至今我仍然记得当我收到人生第一封拒信时的忐忑和不安,以及收到第一封录取时的激动与欣慰。

其实美国各个地区、不同大学对于录取学生的偏好各有不同,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失一校而黯然神伤,也不要因为得一校而沾沾自喜,真正重要的是对于学校的仔细权衡与取舍。

就我而言,前前后后有幸收到了来自六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让我钟情于斯坦福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研究方向更偏重于与实际生产和应用紧密相关的能源材料和半导体材料,且与我的研究兴趣、背景相吻合;另一方面是由于硅谷地区的工作环境、就业前景相较美国其他地区更为优秀。此外,湾区四季如春,斯坦福校园景色怡人,也是我最终情定斯坦福的原因。

对于想要留美就业的朋友来说,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域因素,还会对毕业后的就业形势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学校所处位置的环境、气候也与未来生活的舒适度有着最直接的关联。所以,深入地了解、挖掘各个学校的相关信息,不仅仅是对学校录取通知书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明天、自己的未来负责。

留学,并不是一次突发奇想的出游,而是长期规划、认真筹备后的远行;留学,也不是一场一见钟情的爱情,而是朝夕相处的日久生情。在留学申请过程中,我们常常纠结于各类选择,徘徊甚至迷茫;然而我相信,不同的道路会给予我们不同的风景;留学申请这道选择题,唯有成长,没有对错。

最后,借用汪国真的一句诗送给所有还在留学申请的同学们: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留给世界灿烂的背影!



返回到材料科学工程专业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