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浏览,效果更佳

世界名校的Offer是如何炼成的?

开篇给大家带来满满正能量。将此文分享给奋斗在申请美国留学路上的同学们。现在的你可能觉得前途茫茫,看不到终点,甚至有时会怀疑自己啃着枯燥的红宝书究竟有什么意义。但是精神和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每一段成功故事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和艰辛。蒋涛的申请故事就是其中一个。也许在很多人眼里,从国内一流大学走向美国名校是顺利成章,不费吹灰之力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为实现心中的名校梦想,他曾为此呕心沥血,义无反顾。

大一认定目标,闪着金光的那些名校名字是大学四年唯一精神支柱

相比于大多数同学从大三开始忙活准备学校申请事宜,我的准备开始时间要早得多。从大一第一学期我就已经逐渐开始为冲击北美的名校做准备了。记得大学入学不久10月份的一天刚刚刷完了5个小时的微积分我就随意走走放松一下,偶然瞥见了第一食堂门口的告示栏有一个北美留学讲座在15分钟后开始,办讲座的是一个国内的大型中介,主讲人好像还是耶鲁的PHD。当时并不知道PHD是什么,但是耶鲁我总是知道的,想来反正刚刷完题还没有完全回魔,去听听也无妨。然而就是那次的讲座,让我第一次打定了留学的决心。小册子上面那Stanford,Princeton,MIT,Berkeley,Cornell等等单词,在我的眼里似乎是闪着金光的。再转眼看到表格最后每个学校录取中国学生数量后,发现他们似乎并不是那么不可企及。从那一天开始,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先考量是不是对于我去名校有帮助。若是有,则砸锅卖铁义无反顾;若没有,则正眼都不会去瞧一下。这样的生活状态从2007年的10月一直持续到了2012年2月4日我收到斯坦福的Offer。 看似功利,当时的我却十分享受如此的精神状态。

精神支柱让我复活,最初的学习压力转化成无穷的学习动力

我是2007年9月开始进入上海交大的,交大的学习压力一时间让我难以承受,颇有一种“自由时间如果不去中院自修就是一种可耻的浪费”的感觉。在有了MIT,斯坦福,伯克利,加州理工的精神支柱之后,自己真的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就如同星矢快死的时候一定会有雅典娜出现给予女神Buff,然后原地满血复活一样。中院204和上院500(交大自习的地方)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自己的GPA也从第一学期的3.50稳步爬升到了出国交换前的3.75。没日没夜的自修只是因为那一句话“你们每一个学期的每一门课的成绩,在申请的时候都要寄给学校看,不只是最后的平均分。”为此我还放弃了强化物理主动要求降级上普通物理,因为后者更容易拉分并且将来申请时候并不能看出两门课的差别。同时我还了解到很多大陆学生口语很差,刚去美国听不懂课很难融入,于是我就花了3个月考了个中级口译来锻炼自己。

交换项目受挫但从未放弃

时间就这样在刷题和考证中来到了大二下,那个学期,交流项目成为了核心内容。由于是试点班,从大二开始的各类出国交流项目陆续进入流程。那个时候,我已经深谙冲击第一流名校的必要条件,也更明白如果能在本科期间出国交流,届时以美本的身份申请被录取的比例大大增大。的确是不太公平,但是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不公平,努力让自己成为不公平的有利方而不是唉声叹气。原本的计划是去参加普渡的2+2项目,把普渡当跳板再冲击MIT或者斯坦福。像这类“第二梯队名校冲击第一梯队名校”是成功率最高的。(最后的事实也证明我们班最后三个录取斯坦福的,都是以美本身份申请,其中两人从普渡跳过去的。)上海交大一直为外界拍手叫好的密歇根联合学院做法也如出一辙。而且从Umich跳斯坦福或者MIT“理论上”比普渡成功率更高。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天不遂人愿,我没有能去成普渡,法国中央理工的项目又由于学积分差了0.01被正好挤出四人名额。顺下来轮到我头上是新加坡南洋理工的一年交流项目。我果断放弃了,因为那个不利于冲击斯坦福和MIT,才一年,毕业还是从大陆申请,没很大优势。本着去哪儿不重要,有利于申请才是王道的精神,我最终选择了当时才开启的辛辛那提大学2+3项目。辛辛那提大学排名还算勉强可以的,学费不坑爹。关键是还多一年公司实习经历,用得好或许会对申请有利。(当时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工作经验的“利”会这么大。)

交换期间制定冲击名校详细计划

于是2009年9月我如愿踏上了美利坚。在经过了短暂的新环境磨合之后,2009年11月,我和现在已经在Apple工作的一个学长在食堂偶遇一起吃了个午饭,他再次激励我一定要在2年后申请到牛逼学校。或许他早已经不记得当时的随口一句话,他也更不会料想到这句话整整支撑了我两年半,直到offer被邮递员放进我邮箱的那一刻。午饭后我花了一个下午给自己制定了2年后冲击名校的细节计划。

第一,在辛辛那提大学的所有成绩保持全A,GPA保持满分,3年锁定年级第一名。一来GPA这个硬指标过关,二来或许会引起Dean的注意,平时没事儿跑Dean Office唠唠嗑什么的,等到最后或许就是一篇推荐信。Dean也在我申请前夕被提升为副院长,后来以更高的身份帮我投了推荐信。

第二,一年的实习争取能找到有名望的大公司。埋头苦干什么的没关系,事情做好了不但能在PS上添加工作经验这重要的一笔,更能得到老板的推荐信。后来也的确去成了Emerson和P&G实习,得到了前者的VP和后者的Global Technology Leader两人的推荐信。比预想的还多了一篇。

第三,本科期间一定要发表文章。这是在后来意识到的,比我大两届的学长从辛辛那提申请到了MIT,临走前他送给我一句话“本科期间你一定要发文章,文章质量还行就好。最好不止一篇。” 后来我坚定地履行了他的忠告,把在两个实习单位的研究内容以公司员工身份,和manager联合发表了两篇论文。和大多数论文不同的是,这是工业界的论文而不是实验室论文。对于像斯坦福这一类地处硅谷又特别喜欢工业创新精神的学校,这两篇论文相信给我加了很多分。

最后一年苦战GRE,白天8小时实习+晚上8小时红宝书

很多学校都允许美国本科毕业生提交已经过期的托福成绩,但是我当时托福只有94分,想来想去觉得不完美,还是决定去再考一次。考前一周做了一些题目,练了几篇作文,后来就考了个115分,冲第一集团也差不多够了。可以说是波澜不惊。至于GRE,那可就是吐血的回忆了。在美国每个月都能考一次GRE,一年最多考6次还是8次。换言之刷分是可行的,但是每一次分数都有记录,最后一起送到学校。鉴于此,我决定还是一次搞定。 2011年3月25日考的GRE,从2010年4月就开始准备了,整整一年,刷了无数题目,红宝书背了7遍。那一年里,白天实习8小时晚上背红宝书8小时成为了唯一两件事。在最后一个月还上网找了一个GRE的机经QQ群,群友遍布世界,每天都有人整理当日世界各地原题,于是刷机经又成为了日常。2011年1月到3月底的美国,英国,新加坡,印度,加拿大,连南非的考题都刷过了。最后虽然还是没有冲上1500分,但也够用了。现在正在码字回忆那段时间的我也不禁得边打字边笑,当时的自己真的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什么都敢做啊。

写给学弟学妹们的话: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动手是硬道理。申请需要做的准备,大到找推荐信,小到信封上的地址写在哪儿,实在是多到数不清,早点动手不要赶着deadline,不然就真dead了。

目的要明确,而且要功利。时间有限,在准备期间,只做需要做的事情。第一集团的那些名校,真的是任何地方差一点儿都没戏,因为各个方面都牛逼的人,他们都要挑挑拣拣。 你不需要真的任何地方都好,但你要至少显得任何地方都好,而且还拿得出证据。



返回到机械工程专业宝典